专家咨询热线
400-0855-610

首页 > 优加资讯 > 优加动态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再忙也要读一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再忙也要读一读)

文章作者:优加佳宝
发布日期:2023-02-25 10:15:19

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

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

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

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

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

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

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

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

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

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教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

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心理阳光很多。

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小编还想说:您真心不能把孩子全托给老师。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以下八点需要重视!

1、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

美国著名的小学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克拉克老师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时时刻刻”的。

如果等你想起来才教育,你可能已经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面的教育就难了。

2、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

当孩子让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避免“第一念头”,说的也就是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平衡力。

对待孩子,也许还应该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改一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更多的时间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3、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

你要批评一个人,要谨慎,不妨用私下的、悄悄地、温和一些的方式。

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4、不把交谈变成教育

 

平时如果有机会和孩子交谈,你会和他说什么呢?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之前还好些,10岁之后,几乎就不知道怎么交流了。一旦有了什么苦恼,有35%左右的孩子都是找同学和朋友倾诉,找父母和老师倾诉的不到10%,父母的形象逐渐从他们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

你和孩子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

5、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我们文化中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缺乏“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的人生才有意义”的认识。我们习惯“做大事”,取得“大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

作为父母,改变自己就要从克制批评的欲望开始,从改变“正话反说”的习惯开始,从改变自己的“不相信、不鼓励、不期待”的习惯开始。

不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6、尽量避免吃饭、睡觉时教育

 

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就是一种交流,美好的交流,美好的聚会,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战战兢兢,最后对食物都丧失了好感;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不但无效,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所以让孩子睡好了,让孩子吃好了,即使他犯了错,你也要找到一个更为恰当更为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教育。

这其实就是对孩子做善事。

7、尽量避免对比式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你最好就针对他的“这个样子”。

对一个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就耐心地和他说话,耐心地为他作分析,这样孩子既不会自卑,也可以减少很多对他人的妒忌和敌意。

8、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你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没有尽到做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其次,也说明你比较“记仇”,喜欢翻旧账。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