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咨询热线
400-0855-610

首页 > 优加资讯 > 优加动态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两种方式,正在将孩子推向深渊!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两种方式,正在将孩子推向深渊!

文章作者:优加佳宝
发布日期:2023-10-05 10:58:42

家庭教育中,有两种极其可怕的东西:

一种叫做“付出感”,另一种叫做“牺牲感”。

一旦父母对孩子产生了“付出感”以及“牺牲感”,就难以避免地自觉十分伟大、十分不易,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亏欠了自己,从而企图从孩子身上获得报偿。

当这种情绪传达给了孩子时,孩子随之产生的情绪只能是负疚感,以及无力支付“报偿”而导致的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疚式教育”。

似乎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所谓“内疚式”的教育方式,比如:

“要不是为了你我用得着这么省吃俭用吗?”

“没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你现在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吗?”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可以生活得更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

而这些话语里养育出来的,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而是一个用负罪感吊起来的提线木偶。

从短期来看,家长或许可以很快达到目的,但长远来看这种‘内疚式教育’会良性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的行为认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01

“软刀子”让孩子陷入精神困境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他在肯德基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来买儿童套餐,坐下用餐的时候,这位父亲对孩子说:

“宝贝,你这顿饭啊,就花了爸爸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这孩子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似乎听懂了父亲话中有话,便一声不吭地低头吃起了他的午餐。

在父亲眼中,自己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而孩子吃这顿饭的心情必然是无比糟糕的。

身为家长,我们注定会为孩子付出全部,但当全部的爱变为一种说教,对没心没肺的熊孩子来说压根儿没用,对于心思细腻的懂事孩子来说,只会加剧他的自卑感。

让他们在人生路上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所谓精神困境,就是“我身后空无一人,唯有满负重担。”

一个身处精神困境中的人,是没办法考虑过好现实生活,去规划未来和做好延迟满足的。他们已经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对抗和消耗在那些“内疚感”“否认”“羞耻感”上。

而“软刀子”则会一刀刀的损伤他的意志力、主见和自信。

他不敢伸手去要,不敢走上去争,甚至所有的想法,都不会开口说出来。

02

你还在用“内疚式教育”吗?

一般而言,长期遭遇“内疚式教育”的孩子会出现下列这些现象,家长朋友不妨自查一下:

1.和父母越来越疏远

总让孩子产生内疚感的父母,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负疚、害怕的心理。继而,与父母疏远。

经常有父母抱怨:我养了孩子,孩子却和我一点不亲。

原因有可能是父母常常使用内疚式教育。

2.给孩子带去沉重的心理压力,极端情况下,会让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内疚教育给孩子带去的是负罪感,孩子的内心一般比较敏感脆弱,一旦压力过大,会做出极端行为。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初中孩子跳楼自杀。

原因就是,妈妈无法接受孩子上了初中学习不如小学时优秀的状况,总是对孩子说:你学习这么差,你哪里对得起我。

3.容易看轻自己,没有自信

内疚式教育下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负担。

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孩子做事也容易畏首畏尾,长大后,也会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03

不要让内疚式教育继续伤害孩子

孩子反省,但持续的内疚感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父母的言行和付出会一笔笔勾勒出孩子的雏形,而雏形已定,改变就很难。

没有人愿意背负着愧疚感面对一个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孩子在长期的“自我声讨”中,被内疚折磨得身心俱疲,为了短暂缓解内疚所带来的痛苦,不得不做出令父母感到满意的行为,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逐渐丧失自我,甚至失去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亲子关系,不存在所谓权力,不存在谁亏欠谁,要知道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有控制就会有叛逆,而情感操纵,会滋生怨恨。

不要亲手辛苦付出还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父母子女一场,并非是我在牺牲,而是你在成全,卸下捆绑孩子的桎梏,让他成为他自己吧。

唯有如此,他才能轻松上路,走自己的山高水长。

04

怎样正确激励孩子?

激励孩子的正确方式,要以“爱”为第一要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而不是让孩子时刻保持负罪感。

1.做孩子的战友

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和孩子的角色定位。

父母和孩子是共同成长的关系,应当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系,而不是债主和欠债人的关系。

千万不能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就是孩子欠自己的。

2.为孩子做好指导和示范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做错是因为不会做,而不是不愿意做,而有些事可能是真的做不到,并不是态度的问题。

所以,家长通过打自己来激励孩子的负罪感,其实是无济于事的。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切实的、具体的指导,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实在不理解,就为孩子多做几次示范,多些耐心和信心。

3.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激励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家长都要关注到,并且对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适当地表扬。

在这样的鼓励中,孩子会感受到被爱,才更有力量继续努力。

父母一定要记住,在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惩罚自己还是惩罚孩子,都只能产生负面的效果,只有正向的激励,才能够产生正面的效果。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并非是我在牺牲,而是你在成全。